四川-成都-新都区
成都航空产业园招商按照“小核心、大协作、市场化、专业化”的发展理念和思路,依托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成发集团、泛华航空,重点发展活塞发动机、燃气轮机等整机和机匣、叶片等零部件,打造军民融合、产城相融的“航空产业新城”,力争建成国内顶尖的航空产业研发制造基地和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区。目前,已梳理目标企业34家,预计到202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到203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成都航空产业园项目按照“园中分区、划片建厂”的原则,布局研发设计区、生产制造区和展示博览区。研发设计区重点开展航空发动机型号研制、飞行器及相关设备关键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区重点发展航空发动机及配套大部件、零部件制造,培育发展航空维修、通用航空设备、航空电子等,带动发展材料、机械制造等关联产业;展示博览区重点发展教育培训、会展销售、通航运营服务等航空服务业。成都航空产业园招商分为东西两大片区,成都航空产业园西片区重点布局发动机制造,按“园中分区、划片建厂”布局整机拓展区、单元体制造区、零部件及附件加工区、关联产业发展区。而成都航空产业园东片区除布局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以及关联产业外,还将发展建设通用航空机场、通航零部件制造区、临空商务区等产业,远期可发展布局通航整机制造区、旅游产业区、通用飞机维修区、通用飞机4S店等产业。成都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同时具备航空发动机研发和制造能力的城市之一,当前正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天府国际机场建成后,成都将成为继北京、上海后,国内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这些将为航空产业发展提供更大机遇。作为成都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新都的军工科技资源和品牌优势全国领先,是全国少有的同时具备航空发动机研发和制造能力的区县。新都区科研实力雄厚内拥有3所高校、6个国家级技术中心、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88个省市级研发机构,以及大成都众多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成都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送审稿)中明确提出了构建军民融合“1+N”空间布局体系,大力支持新都区建设成都航空产业园,更是为新都航空产业发展带来难得的现实机遇。成都航空产业园投资政策咨询,欢迎拨打招商电话:400-116-9096!
四川-德阳-绵竹市
拱星工业园项目占地464亩,建筑面积4968平方米,由四川鼎达建筑有限公司承建的基础工程目前全部完工,园区内已经进入硫酸储存罐等设备的安装阶段。拱星工业园规划由5平方公里扩展为总面积7平方公里。走进园区的正大门,一座长120米、宽30米、高8.5米,建筑面积3600多平方米的全钢架结构的厂房已经完工,这是一座原材料硫磺堆场(厂房)。与这座厂房相隔60多米远,一座全钢架结构,长48米、宽24米、高19.8米,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厂房显得十分高大,这是一座磷石膏厂房(渣雨棚)。
四川-成都-新都区
成都新都区航空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60亿元,规划面积2000亩,主要建设集航空物流、零部件加工装配、特种工艺、检验检测于一体的专业化航空供应链生态体系,致力打造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航空发动机和大部件研制基地。成都新都区航空产业园已探索形成了“链主聚链属,主链拓辅链”的产业建圈强链模式,加速构建了低成本、高效率的产业协作配套体系,进一步巩固了在全市航空产业“一核一极多点”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增长极地位。成都新都区航空产业园围绕“柔性机加、智能钣金、数字化装配、航空工艺装备”四大板块布局,集聚一批“隐形冠军”“单打冠军”企业,打造了热表处理、检验检测、产品交付、智能物料“四中心”产业公地,实现飞机关键零部件从原材料采购、部件制造、检验检测到产品交付园区“一条龙”,以降本增效充分满足了航空整机“小批量、多品种、技术状态变更频繁”的生产需求。成都新都区航空产业园全封闭运行的首批零部件交付,标志着成都新都区航空产业园具备了零部件全工序封闭生产能力,这无疑是新都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四川-绵阳-游仙区
绵阳游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项目位于中国科技城核心区(绵阳市游仙区),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巴蜀腹地、涪江以东;成都、重庆、西安黄金三角的腹心地带,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也是中国科技城集中发展区“一体两翼”重点发展区。2010年5月经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13年4月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3年6月列入四川省51025重点培育产业园区,2018年3月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绵阳游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招商以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制造、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产业基础坚实:目前建成区面积14.1平方公里,近期规划39.88平方公里,远期规划50平方公里。绵阳游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将按照产城一体、园城相融发展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速度发展,形成南、北、东(三区)组团式发展格局,南区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材料、光电信息产业,聚集了中金资源、东材集团、光联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北区重点发展军民融合、智能制造产业,聚集了科莱电梯、广州西奥、中尚能源等一大批龙头企业;东区重点发展特色化工制造产业,聚集了雅化集团、万欣测控、杰邦科技等一大批龙头企业。绵阳游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招商科研资源富集:园区是国家大三线建设重要承载地,园区内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省军转民技术转移基地、省级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各1个,中物院技术转移中心、军民融合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等研发平台21个,拥有院士(专家)产业园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4个,院士(专家)25名、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各类科技人才总量超8万人。创业政策优惠:园区享有国务院给予中国(绵阳)科技城4项先行先试政策,比照执行中关村6项先行先试政策,享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政策;省市给予园区在科技金融、成果转化
四川-成都-青羊区
青羊总部经济基地总占地面积约405亩,总建筑面积约120万㎡,总投资约93亿元。目前已完成一、二期共51万㎡的建设,并投入运营。预计三期将于2024年交付使用。园区聚焦航空研发与设计、工业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三大核心领域,已累计引进重点企业114家,航空技术研发类企业66家,总部及其他配套企业48家。全面提升航空科技研发水平和协同攻关能力。青羊总部经济基地围绕智能园区、数字园区、绿色园区的打造,致力于构建智慧赋能、和谐共生的生活、生产、产业生态城。目前国际会议中心、服务式公寓、美食岛产业社区餐厅、健身中心等多个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均已投入使用。除此以外,青羊总部经济基地还引进品牌商业及金融机构数十家,为入园企业提供产住一体的全面优质配套。围绕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等产业链上的关键要素,汇聚服务资源,搭建产业服务平台。区政务服务中心、“线上‘UP+’智慧服务平台+线下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切实解决企业入园、办公、办事等各方面经营需求以及解决园区人员生活、出行等各方面需求,让企业经营、员工工作生活更便捷。同时,加速推进“611·青羊飞行器设计创新协同中心”建设,该中心由青羊区携手航空工业成都所,构建链主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致力于将飞设中心打造为集引领航空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军民协同创新功能性平台,建设引领我国未来高端航空装备研制的技术高地和国内领先的航空产业集群。在未来,青羊总部经济基地将持续加大创新力度,加强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航空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成为引领航空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四川-成都-大邑县
大邑文体智能装备产业功能区范围面积126.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起步区面积2.36平方公里。大邑文体智能装备产业功能区重点招引户外运动装备、旅游交通装备、装配式建筑等旅游设施设备和材料生产,游戏动漫、服装服饰、工艺美术、智能家居等文化创意产品,休闲保健食品、竞技设备等休闲娱乐产品,电子娱乐、文旅体验、网络通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消费电子产品与设备制造,可穿戴设备、智能终端、数字影音、其他智能成套设备等智能消费设备。
四川-成都
成都高新区光显柔谷产业园建筑面积约8.9万平方米,预计2023年6月投运。项目聚焦“新型显示”细分领域,面向行业领军企业,打造集研发、测试、生产、办公及生活配套的综合性、创新型现代化园区,形成产业载体、创新平台的共同促进,进一步完善高新区“世界柔谷”产业生态圈。
四川-雅安-雨城区
雅安西部航空航天产业园位于雨城区草坝镇,投资30亿元,规划占地2000亩,以建设通用航空机场为基础,同时配套建设相应附属设施,致力于打造生产研发一体、设施配套完善、航空上下游产业集聚的航空经济区。雅安西部航空航天产业园地址区位交通条件:距雅乐高速出口仅3分钟车程,紧邻物流大道、305国道,驱车15分钟可达主城区,交通便捷。自然条件: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周围万亩茶园连片,空气清新,景色宜人。产业基础: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同步建设体育制造产业园,可与航空产业园优势互补、良性互动。雅安西部航空航天产业园投资效益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年综合收益5亿元,带动就业1500人,有效推进新城经济升级、交通升级、产业升级,将打造成为中国西部独具航空特色、各类高端消费业态集聚的高端航空经济区。
四川-成都-双流区
成都科学城规划面积132平方公里,起步区规划面积约73平方公里,准确把握“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科学高地、西部(成都)科学城创新策源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天府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基地承载地”战略定位,按照“主体集中、区域集中、资源集中”原则,布局鹿溪智谷科学中心等“一中心两基地 一岛三园”七大功能组团,着力建设“功能复合、职住平衡、服务完善、宜业宜居”的新时代公园城市。成都科学城招商引资成都科学城坚持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引领,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布局Z箍缩驱动混合能源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交叉研究平台11个,聚集“中科系”“中核系”等国家级科研机构40余个,引进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43个,汇聚高层次人才289名、高端科研人才5000余名,初步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创新体系;成都科学城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5G通信、信息安全等数字经济重点领域,引进紫光集团、海康威视、商汤科技等重点企业100余个,汇聚上下游企业3600余家;成都科学城持续完善高新技术服务业生态体系,引进高新技术服务机构60余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30余家;成都科学城坚持“人城产”营城逻辑,有序推进重大功能设施、公共配套设施、产业载体、人才住房等综合配套建设,建成投用鹿溪湿地、智谷绿道、凤栖湿地等生态项目,建设城市绿道60km,建成区生态空间占比达42%。
四川-绵阳
绵阳高新区是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位于绵阳城市西区,辖区总面积105平方公里,总人口超36万,现辖永兴镇和普明街道办事处,共有16个社区和11个村。绵阳高新区是绵阳综合保税区和中国绵阳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承载地,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全国首批科技服务体系试点园区、全国“十佳电子商务园区”、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国家双创升级示范园区。在157个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跃升至44位,较上年度上升6位。连续5年实现晋级升位,从2016年第61位上升至2021年第44位,在西部非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位。一、绵阳高新区招商引资(一)绵阳高新区产业高端,特色突出。绵阳高新区新型显示及半导体、高端装备、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跨越发展,智能终端、磁性材料及应用两大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商务会展和商贸流通等6大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绵阳高新区现有“四上”企业325家,4亿元以上骨干企业16家。绵阳京东方柔性屏向苹果手机供货超过1000万片,打破国外企业主导的苹果手机屏幕供应格局。长虹控股名列“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第7位,安和精密(居77位)、九洲线缆(居88位)、经纬达科技(居97位)3户企业成功入围2020年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二)绵阳高新区开放合作,协同发展。绵阳高新区地处科技城集中发展区、科技城新区核心区,正加快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高地,招商引资热潮持续兴起,先后成功签约引进了理想汽车、埃克森新能源、京东方模组、杉金光电偏光片等重大工业项目。绵阳高新区全力搭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建有绵阳综合保税区和绵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积极加强区域合作,与重庆璧山高新区、新疆克拉玛依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三)绵阳高新区创新驱动,活力迸发。绵阳高新区拥有各类研发平台58家,孵化载体18家,孵化场地、标准厂房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2021年企业研发投入达到30.8亿元,获授权专利1599件,有效发明专利2298件,R&D投入占GDP比重达8.8%。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12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418家。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8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3000㎡“融创绵阳”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绵阳高新区分中心正式投入运行;新型显示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绵阳分院加快筹建。连续六届承办中国创新挑战赛(绵阳)技术融合专题赛。(四)绵阳高新区区位独特,交通便利。绵阳高新区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支点城市,地处成都、重庆、西安“西三角”腹心地带,在全国全省中独特优势的区域位置,距绵阳机场8公里、绵阳火车站3公里、皂角铺火车站6公里,境内有成绵高速、成绵高速复线、国道108等主要交通道路,以及货运大道、飞云大道、绵兴路、普明北路等城市干道,正在规划建设成德绵快速道路、南北向2号干道,形成了内外畅联、通达四方的交通物流网络。(五)绵阳高新区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绵阳高新区全力打造“一心两带两片”城市发展新格局,不断打造产城融合发展新高地。永兴片区会展综合体、会展中心产城融合、永兴旧城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高新区火炬公园、高新区创新公园开工建设。绵阳高新区教育资源平衡,“火炬”“创新”两大教育品牌已初步建成,火炬第一、第四、第六幼儿园建成并投入使用。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5个,绵阳市中心医院高新医院、高新区疾控中心、磨家卫生院新区医院开工建设,优质高效便民医疗服务格局正在形成。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快推动,899项区级政务事项全部实现“一网通办”,营商环境更加优化。二、绵阳高新区投资环境2021年,绵阳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0.18亿元、增长8.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57亿元、增长9.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9亿元、增长18.2%。2022年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2亿元、增长6.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9亿元、增长1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6亿元、增长3.7%。
四川-自贡
自贡临港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自贡境内产业园,位于西南(自贡)国际陆港,占地约500亩。自贡临港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以自贡老工业城市产业基础,依托陆港铁路、公路物流优势,建设集重型机械制造、智能机械加工、科技创新中心、大件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项目建成后,将落地一批装备制造及配套生产型企业,形成以核心制造产业为基础的上下游产业链。
四川-自贡-富顺县
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设立地点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核准面积为396.40公顷,四至范围:东至晨光大桥,南至邓隆路,西至釜溪河,北至G348。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现已有红谷皮具、美乐食品、成华汽配、赛鹏电线电缆、江阳磁材、辉腾科技等返乡创业企业,涵盖皮具加工、食品纺织、汽车零配件、电力器材、新材料等多个产业,是经开区重要经济支柱之一。2022年,经开区“归雁”企业实现工业产值近23亿元,税收1.1亿元。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3年,规划面积和预留空间17.6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6平方公里,系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首批“51025”园区、省绿色园区、省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省院士(专家)产业园、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重点园区,聚集工业企业141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5户。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正全力争取省级化工园区认定,以最大力度推进晨光经开区跨江发展,规划建设7平方公里产业新区,重点打造综合加工和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目前正在加快建设27万平米标准化厂房、10万平米物流仓库、2万平米产业孵化中心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力和服务能级。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招引了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西艾氟公司、辉腾科技公司、江阳磁材公司等企业,高端制造、新材料化工项目相继落地。
四川-成都-金牛区
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工业强园”为引领,聚力发展卫星互联网(北斗应用)、轨道交通、人工智能、军民融合“天地人合”四大特色产业,已引进航天二院成都分院、三环集团等多个高能级项目,已建成航天二院高可信工业软件平台、中铁工服盾构工业互联网等多个优质工业软件平台,构建起“一区(工业总部聚集区)引领、多园(中铁产业园、北斗+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和金牛-什邡合作飞地园区)支撑”的发展格局,与雅安、邛崃、重庆荣昌等地建立飞地园区合作关系,“现代都市工业典范区”加快成形起势。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共有企业5864家,其中“四上”企业300家。2021年,园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811.42亿元,全口径税收53.00亿元,同比增幅20.5%,占全区全口径收入的1/3。先后荣获省科技厅“优秀省级高新区”(排名第一)、省发改委“优秀省级开发区”称号,成功创建省级院士(专家)产业园。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招商配套(1)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才配套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依托西南交大、电子科大高校院所的人才智力资源,着力打通职务科创成果转化的园区通道,建立创新人才需求清单,完善企业和园区联合引才模式,目前已引进邓自刚教授“600+高温超导磁浮”团队,正加快引进哈工大张鹏机器人团队。(2)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金融配套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联合30余家股权投资机构打造涵盖“天使投资+VC+PE+融资担保+上市培育”等全生命周期的金融加速器,为科创成果转化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已成功投资中航智、海纳新燃等5个创新项目,正推动神光石英等4个在谈项目,总投资超15亿元。(3)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载体建设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推进国宾二期、4号港、云锦二期等6个、70余万平米载体建设;在小北区紧抓白纸画图契机,精准研判企业承重、层高等需求,量身定制载体,为制造企业落地提供空间载体支撑。
四川-成都-金牛区
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成立于2000年6月,规划面积7.74平方公里,分为一期和二期。其中,一期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位于成都市西门出入通道羊西线与金牛大道之间,是离中心城区最近的高新技术园区;二期规划面积5.64平方公里,位于成都市北门出入通道川陕公路和北新干道之间,处在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的起始位置。 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是省、市确定的重点工业集中发展区之一,是经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火炬计划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同时也是我市五城区省级开发区中唯一一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投资环境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立足我市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新形势,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了今后五年的远景规划和发展目标。即:继续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在一期着力构建高科技、智能化、生态型总部群落,将一期打造为“成都西部科技商务中心”;在二期积极引进工业企业总部及研发、营销、外包等功能中心入驻,将二期打造成“成都北部工业总部基地”。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力争以新型工业的跨越式、超常规发展,为金牛区建设全市科学发展先导区、城乡统筹示范区、和谐社会首善区作出新的贡献。作为我区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金牛区委、区政府陆续投入建设经费近14亿元,良好的产业载体和投资环境已基本形成。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内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2个“博士后工作站”;汇源集团、三泰电子等企业承担了多项国家863计划研发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和其它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拥有国家级驰名商标4件、省级著名商标5件、市级知名商标4件,拥有中国注册商标667件、国际注册商标72件,持有国家专利218件。2008年,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5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52.14亿元,利润1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12%、24.56%。据市园区办通报,2008年园区工业增加值63.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15.28亿元,入库税金9.47亿元,签约企业55家,开工建设企业43家,基础设施投资4.8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5.54亿元,均位列成都市五城区第一;工业集中度71.1%,位列成都市五城区第二,一个项目聚集效应强、产业化程度高、产出效益大的工业发展新格局已全面形成。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招商企业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52家,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机械加工、食品等四大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园区有汇源光通信、中汇制药、国嘉制药等6家上市企业;汇源集团、康弘集团、宏天电传等5家企业被评为成都工业50强;汇源集团、康弘集团等2家企业为省级大企业大集团;汇源集团、康弘集团、神坤装备、金炜制药、宏天电传、徽记食品等6家企业为市级大企业大集团。
四川-内江
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成立于2014年,是内江市委、市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幸福美丽内江的重大决策,是内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一号工程”。2017年2月,国务院批复内江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按照“一区三园”的方式组建,分别由白马园区、高桥园区和隆昌园区组成,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30平方公里。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已托管东兴区部分街道,托管面积约50.83平方公里。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一区三园”分布于市中区、东兴区、隆昌市三个行政辖区,居中国第三大人口密集区、中国西部最大的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中心,境内6条铁路、5条高速公路将高新区与以内江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的12座特大、中型城市,5座机场,3大港口,2亿人口紧密相连。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十分便捷,发展潜力巨大。成渝高铁内江北站临近内江高新区东区,使内江高新区融入成渝半小时经济圈。川南城际铁路已于2015年12月开工,在内江高新区西区设白马西站,融入川南城市群半小时经济圈。2014年已动工修建了汉渝大道、茂门路、茂庭路等几大骨干道路,通过打造便捷交通、实现地块的复合开发和建立共享平台的方法来梳理区域路网,疏导企业内部便捷交通,构建慢行交通体系,形成便捷、舒适、高效立体的城市交通系统。2016年由汉渝大道、内宜高速等干道构成的三纵三横的骨架道路体系完全形成,把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几大产业园和内江主城区南北东西纵横贯通,形成四通八达的快速交通网络。并实现六通一平的园区承载环境。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以建成“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区、高端人才聚集区、产城融合示范区”为战略定位,紧抓西部开发开放机遇,把建成西部一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奋斗目标。2014年11月成功创建成为省级高新区,2017年2月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四川-内江
内江高新区隆昌园区是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为主体的高科技工业发展区,力争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区。内江高新区隆昌园区已形成承载面积13.8平方公里,入驻了中国铁建、长安汽车集团、天视车镜、维尔康动物药业等112户知名品牌企业。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四川省“51025”工程重点培育的500亿产业园区之一。
四川-内江
内江市高新区成立于2014年5月,2014年12月创建为省级高新区,2017年2月创建为国家级高新区,2018年1月托管胜利、高桥街道,由白马园区、高桥园区和降昌园区“一区三园”组成,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管辖面积55.3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0万人。目前正全力建设“百强国家高新区”内江市高新区作为内江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引警”,重大产业发展的“新战场”,正以蓬勃的发展势头引领全市创新创业热潮,高新技术产业在园区产业发展中的主导和引领地位进一步凸显,已成为全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吸引了中信集团、传化集团、中建材、杭萧钢构、远大住工、明泰电子、威士凯、雄富光电、长川科技等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入驻。
四川-德阳
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南部,成立于1991年,2015年9月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总面68平方公里,北距德阳市区19公里,南距成都市主城区19公里。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园区、国家科技服务业试点园区、国家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和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形成机械装备、医药食品、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协同发展通用航空、科技服务、商务会展、现代物流等的“3+N”产业体系。目前正重点打造“3个重点产业集群,1个特色产业基地”。即:依托中石油三大研究院和宏华石油、宝石机械等龙头企业,打造以油气钻采装备研发、生产、工程服务为特色的油气装备产业集群;依托年产10万辆的一汽解放商用车项目及关联配套企业,打造以商用车为主、乘用车为辅、新能源专用车制造为特色,车联网、车载传感器等汽车电子和零部件产业蓬勃发展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努力建设中国西部最大商用车生产基地;依托民航飞行学院、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和四川国际航展,打造以科研教学和会展为主、生产制造和维修服务协同发展的创新型通用航空产业集群;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传感器产业孵化中心、四川省传感器技术创新中心分中心、四川三星湖传感技术产业研究院,以“中国西部传感谷”建设为载体,打造传感器及相关电子元器件为主的电子信息(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
四川-泸州
泸州高新区西南智能电网产业园位于泸州高新区江阳片泰安街道,主要发展特高压输变电、主动配电网、新型储能、分布式能源与微网、能源互联网等“五大智能电网产业”。泸州高新区西南智能电网产业园按照“立足西南、服务全国,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发展思路,承接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智能电网产业的部署,坚持招商与引智并重,坚持“高端化生产”和“差异化发展”,打造涵盖研发、制造、检测和营销服务的智能电网全产业链协调发展的格局。
四川-泸州
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医药产业园于2013年正式成立,是泸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级高新区)的主体园区之一。园区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境内,面积21.3平方公里,由国内顶尖设计团队规划,是一座理念超前、优势独特、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医药新城、康健之都”。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医药产业园地处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园区距成都约230公里,距重庆约130公里,是交通部确定的二级枢纽站和长江主枢纽港城市,拥有“一环七射一横”的高速公路骨架、“三纵四横”的铁路网络、“一横三纵五港区”的水运体系。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医药产业园将依托泸州“三大产业基础”,建设“四大医药产业发展平台”,全力建设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示范区、全省“两化互动”先行区和泸州转型发展主导区,将园区打造为四川“百亿医药产业示范园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川滇黔渝生物医药产业投资首选地。(1)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医药产业园公路西南出海通道厦蓉高速公路、成自泸赤高速公路、成渝环线高速公路、南渝泸高速公路纵贯全境,与泸县互联互通。(2)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医药产业园航空泸州云龙机场是四川省第三大航空港,距园区仅约16公里。目前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杭州、海口、长沙、南宁、西安、昆明、贵阳、稻城亚丁、兰州、丽江、南京、武汉、郑州等18个城市直达航班,远期规划开通泸州至香港、新加坡等国际、港澳台航线。(3)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医药产业园铁路穿境而过的隆黄铁路,北接成渝铁路、南连贵昆铁路,货运直达全国各地。(4)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医药产业园水运泸州港是四川省第一大港口和集装箱码头,距园区约39公里,吞吐能力400万标箱;四川长江北岸唯一的千吨级散杂件码头泸县神仙桥码头距园区约35公里,一期吞吐量达400万吨的5个泊位已建成投入运行。
四川-成都-双流区
四川-资阳-雁江区
四川-自贡-自流井区
四川-阿坝州-理县
四川-阿坝州-理县
提交选址计划
需求分类
土地
厂房
仓库
写字楼
注册公司&税收优惠
商铺&品牌拓展
其他
意向区域
计划描述
企业名称
企业地区
注册资本
预计产值